高手过招 | 如果科学家、哲学家与文学家开个酒会,他们会说什么?

2021-10-25 11:40


当科学家遇见哲学家、文学家,古今中外,大佬云集。他们会说什么呢,科学酒鬼说你不严谨,没有逻辑,不懂探索未知的痛快;哲学或文学酒鬼说你不细腻,没有审美,不懂那种物我两忘的感觉。


那让我们看看这些饮酒界顶级人士的大脑有多性感吧。


01 科学家阵营

牛顿

牛顿.jpg


世人都惊讶于,一个苹果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。对于科学家来说,好奇心是通往真理的密码。实际上,牛顿的苹果给了你、我、他也是白搭。因为大家可能并不好奇,也不懂怎么好奇。


去找牛顿玩应该很难受,因为他总是在给客人拿酒的时候,有了灵感就做实验去了。他自己还说,“不知世人对我怎样看,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,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,但真理的大海,我还是没有发现”


伽利略

伽利略.jpg


作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,伽利略被誉为“现代科学”之父。在伽利略的时代,人们都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,而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。可见人们对于触碰到未知有多兴奋。


物理学家怎样形容酒的,熟练运用通感,把味觉的体验转化为视觉的,还和他研究的天体有关,瞬间有了哲思的意味。


格拉塞

格拉塞.jpg

物理学家格拉塞,是气泡室的发明者。他在一次喝啤酒时,将几块小鸡骨头丢进了啤酒杯,然后通过气泡观察到鸡骨沉落的轨迹,再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穿越液态氢,也出现了一串气泡。他由此发明“气泡室”,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,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
通过一杯啤酒,得出一个理论,获得世界级科学奖项。大概我们和科学家之间的距离就是差了一个银河系的啤酒吧。


李时珍

李时珍.jpg

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,花27年的时间,著成192万字的《本草纲目》,对后世药物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。


李时珍治学非常严谨,在读典籍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尽可能去实地调查,还拜渔人、樵夫、农民、车夫、药工、捕蛇者为师,“考古证今、穷究物理”。他从认识药物的角度,对酒的特征、功用、禁忌都做了详细论述。


马克思

马克思.jpg


写下《资本论》的伟大思想家、哲学家马克思,对酒的喜爱程度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,更是为人们所赞叹,他们之间的通信经常提到酒。1857年7月,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中说“我已差人从曼彻斯特给你寄去一筐酒,有6瓶波尔多、3瓶波特酒、3瓶赫雷斯”。


看来再伟大的思想都要经过酒精发酵。


02哲学家、文学家阵营

李白

李白.jpg


浪漫主义诗人李白,“绣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”。他和酒形影不离:路见不平,可以挥剑主持公道;要是任性,可以“天子呼来不上船”;偶尔感到孤独,便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。


李白将中国传统的诗酒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,他有酒,他也自由。


欧里庇得斯

欧里庇得斯.jpg


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,被称为“舞台上的哲学家”,著有《美狄亚》《酒神的伴侣》等悲剧。在他的时代,悲剧作为一门艺术,既反应现实,又批判不合理的现象。


思想发达的人,连喝酒都在思考人类的悲欢,想让爱更广阔,这境界……


莎士比亚

莎士比亚.jpg


热爱艺术的人总是将艺术与酒融合在一起,然后得出更高层次的结论。莎士比亚用戏剧启迪人们,通过哈姆雷特让大家思考“生存还是毁灭”的问题。


喝还是不喝,这也是一个问题。


看来要是科学家、哲学家或文学家参加同一个酒会,较起劲来,就不是普通人能hold住的量级。高手与高手之间过招,更是酒鬼与酒鬼的较量,灵感一来,就会输出地球级发现、教科书级理论。


就问你去不去~


还要啥自行车呢。有机会溜进去,绝不放过!冲啊~


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、表情包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